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群體行為」與「管理」的有趣觀察

何謂「群體行為」
群體行為產生的事件往往是反覆出現的常規事件,各種社會管理機構和制度主要是針對這類常規事件而設立的。
上次去日月潭遊玩,聽到一個有趣的對話...
地點在日月潭玄光寺刻有日月潭地名的石碑成為陸客最熱門的拍照留影景點。
對話是這樣的:(實際上當天人不多,一直保持在3-5組人等候)
遊客A:啊呀~同志~幫我在這照個像...
遊客B:ㄟ...有人在照,那邊有排隊的指示方向
遊客A:不管他,插進去...
同團遊客C:不行啊~這裡是台灣啊,要排隊的呀。

很有趣,在台灣插隊不會惹來殺生之禍(況且很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最多給他個白眼,心理罵個兩句,也就算了),何況台灣也還是有很多沒有水準會插隊、不讓位的人..

但卻因為大多數的群體的素質,會影響一些個人行為。
整個大整體在發生「群體行為」這件事:台灣的旅遊區的價值觀影響著外地遊客的價值觀
小範圍也在發生:旅遊團遊客之間彼此也相互影響著。(心態可能是:出門來到寶島台灣玩,不要丟了祖國人民的臉)

讓我想到之前管理工作,聽到朋友談論員工宿舍管理的問題。
用一點技巧善加利用了「群體行為」的作用,讓宿舍"乾淨清潔"
也有case因為「群體行為」的作用,讓宿舍永遠就是很髒亂,不論怎麼規定都沒用。
客戶要出高價請求解決方案,他都不接受案子。因為,「群體行為」已經定型,風氣(價值觀)已經產生,很難扭轉。
(個人心態:靠~大家都在丟~我一個人維護有啥用..林杯也一起亂丟。(要死大家一起死))

很有趣,很多地方可以觀察到這現象...
成功的案例,如:
台北捷運靠右站立電扶梯(上海市長來參訪在體驗捷運時驚訝的提到,上海推行很多年靠右站立,但都無法成功。)
失敗的案例:
環保???尚未有"佔大多數"的力量產生...

也許...「群體行為」就是我們所謂的「價值觀」
管理上,善用「群體行為」的力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喔。
下次走在路上,不訪多觀察一下哪些屬於「群體行為」的例子
你會很高興,台灣人的素質也還是不錯的啦。嘻~嘻~~

延伸閱讀:
關於更多『群體行為、集體行為和個體行為』可以參考這裡...
http://wiki.mbalib.com/zh-tw/%E7%BE%A4%E4%BD%93%E8%A1%8C%E4%B8%B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